达拉特旗侯家营子村驻村书记这样接好乡村振兴第一棒
从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到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不仅是农村工作重心的根本性转移,更是驻村工作的新起点,也对驻村干部们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侯家营子村驻村第一书记张耀雄,是鄂尔多斯市城投集团公司派驻达拉特旗白泥井镇的驻村干部。为了接好乡村振兴的第一棒,这位年轻人重点挖掘劳务服务及网销农副产品等新的村集体经济增长动力与亮点,全方位、多举措为乡村振兴献策出力。
抓党建 促乡村振兴
寒冬腊月,记者来到达侯家营子村时,村里正在召开村两委会议,就如何做好年前村里的相关工作以及春节前的慰问工作做探讨和准备。
驻村工作以来,张耀雄坚持做好党员例会、党小组学习工作,建强嘎查村党组织。期间,张耀雄积极参加镇党代会并及时学习传达有关上级党代会精神。协助提升村党委“三会一课”质量。规范村内决策决议,重大事项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决策程序。联合包联单位市城投集团党务工作者到村中与村委党务工作者交流学习,共同完善了相关党建资料。
此外,张耀雄还依据白泥井镇党委及村党支部党史学习计划,高标准高质量组织全村党员同志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认真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带头讲党史课,主持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协助包联单位慰问村内80岁以上老党员等。
搞直播 推销农产品
侯家营子村位于黄河灌溉区,土地平坦,土壤肥沃,具有得天独厚的种植优势。依托优质自然条件,种植出来的西红柿、香瓜、西瓜、贝贝南瓜等农产品,品相优美,口感上乘,理应卖个好价钱。然而,村民们平时不了解市场,导致好货无好价,难有好收成。有时信息不畅通,辛苦一年的村民还要面临滞销风险。
如何提升村内农副产品产销现状,让农民的绿色农副产品卖个好价钱?这是摆在张耀雄面前的一道难题。
了解到通过网络销售农副产品、直播带货销量好,这位一直搞建筑的工科男也开始研究起了拍视频。从注册账号,到购买专业书籍学习,再到研究互联网直播运营规则,张耀雄做了十足的准备。功夫不负有心人,首期网销直播即成交408单西红柿和小瓜,销售额达到3万多元。
首期成功后,张耀雄趁热打铁,联合工作队共组织《找到你一直追寻的味道》“侯家营子驻村书记喊你下单”网销活动22期,根据各期数据统计与分析,已累计下单农副产品3132单,累计销售村内农副产品63589斤,累计销售金额达322317元,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看到记者来采访驻村干部张耀雄,村支书王军忍不住夸赞道:“我们村的张书记,人年轻,学问高,带来的都是促产增收的新思路、新办法。”
用真心 关爱村里人
一点一滴见真心,一枝一叶总关情。开完村两委会议,张耀雄又赶往村里一户突发困难户家里。“ 杨根全两口子本来生活还可以,就是因为夫妻两个先后患上了癌症和红斑狼疮,家里情况才急转直下。”路上张耀雄一边开车一边介绍说。
来到杨根全家后,张耀雄一边询问用药和治疗情况,一边记录家中过年还短缺些什么,准备下次入户的时候帮他们置办好送过来。临走时张耀雄不放心还叮嘱道:“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打电话,咱们一起想办法。”
从独居老人,到困难大学生,从突发贫困户到村里的老党员,张耀雄都有详细的走访和记录,这也为他开展村内其他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驻村工作期间,张耀雄还对包联村26户脱贫户进行了3次以上入户走访调研,了解关注他们脱贫后生产、生活现状及防范措施与保障等,并做好各类走访记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
引项目 壮大村经济
产业兴旺,才能富民强村。驻村后,张耀雄在保持和加强管理原有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重点挖掘劳务服务及网销农副产品等新的村集体经济增长动力与亮点,推动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结合村集体发展现状,村委会与专业从事网络销售运营团队合作,制定村内农副产品网络运营销售方案,精准宣传侯家营子村的同时,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开思路、找出路。
侯家营子村目前有土地3.8万亩,种植条件良好,土地集中,可以发展规模化种植,95%的土地已经流转。考虑到村里还有部分富余劳动力,张耀雄结合包联单位市城投公司的用工情况,协助村集体经济成立了劳务服务公司,并办理了相关施工资质,后期村里有相关技术的村民就多了一条增收渠道。
今年以来,村集体依靠水库发展水产养殖、利用扶贫基金与 “共享粮行”项目合作、利用扶贫资金入股村内合作社青贮种植等项目,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8.98万元,村集体经济及产业发展稳中有进,态势良好。
“接下来,我们还要建设共享羊圈、推广电商直播带货、发展云端仓储、合理利用好劳务公司,继续发展壮大我们的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过上幸福生活。”采访最后张耀雄信心满满。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