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神奇的达里湖
坐落在克什克腾旗贡格尔草原的达里诺尔湖,汉语“大海一样的湖”,是内蒙古四大湖泊之一,赤峰市境内最大的湖泊。1998年7月,被国家批准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列入“亚洲重要湿地”名录;2011年“达里诺尔湖冬捕习俗”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达里诺尔湖古称“鱼儿泺”、“捕鱼儿湖”、“答儿海子”等,面积约2.38万公顷,周长百余公里。鸟瞰呈海马状,周围草地缓升,百里际天,东南角地势下沉,曼陀山斜横而出,形成屏障。东西两畔各有一个湖泊,当地人称牦牛泡子和鲤鱼泡子,与亮子河、贡格尔河、沙里河三河相连。湖里盛产肉质鲜美的鲤鱼、鲫鱼、华子鱼等鱼类,还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栖息着18目48科297种鸟类;仅丹顶鹤等国家一二类保护鸟类就有53种。夏季,丹顶鹤、白枕鹤、白鹤、天鹅、鸿雁、银鸥、燕鸥……等许多种水禽来湖繁衍后代,给湖区增添勃勃生机,成为名副其实的“百鸟乐园”。
达里诺尔湖的南岸有曼陀山,山上有水云洞、元龙兴寺遗址。达里湖西北面是元朝最后一个都城“应昌路”遗址。湖北岸有砧子山,山崖东侧的岩石上留有先民岩画,别具一格的远古传奇色彩,令人浮想联翩。
春季,冰雪融化,青草萌生,候鸟成群结队从南方飞来湖区栖息,整个湖面百鸟争鸣,热闹非凡。秋季,各类候鸟陆续南迁,再度光临达里湖,白天鹅和大雁最多时达7万只。天鹅飞起时如晴天飞雪,落地则如素锦铺地。不仅如此,这里还有狍、狐、獾等草原啮齿类动物15种;高等植物72科279属545种。2006年,达里诺尔湖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和国家水利风景旅游区,以及以保护珍稀鸟类及其生存的湖泊、湿地、草原、沙地、林地等多种生态系统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达里湖水质因含碱性,只生存鲤鱼、鲫鱼、华子鱼和泥鳅四种鱼类。鱼种虽少,但产量高,且十分有名。据清代《口北三厅志》记载:“所产华子鱼,每年三四月间,自大湖溯流而进,填塞河渠,殆无空隙,人马皆不能渡。”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如今虽不见此种景象,但每年产鱼仍在100多万斤,成为赤峰市最大的天然渔业基地。
华子鱼学名瓦氏雅罗鱼,此鱼自然繁殖,天然生长,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并通过了环保有机食品认证,“达里湖”成为中国驰名商标。2008年被国家农业部批准成立达里诺尔湖雅罗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达里诺尔湖冬捕始终沿用传统捕鱼方式,冰面下捕鱼,场面壮观、气氛热烈,令人感觉冬季不再寒冷、万物生灵不再寂寞,成为一道亮丽风景。更有趣的是,从下网、打眼、走杆、拉网、出鱼,每一个环节都是摄影爱好者理想的创作题材。境头内既有达里湖冬季的自然美景,又有工人们愉快热闹的工作场面,画中有人,人入画中,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作为游者,当你看到渔民们收获后露出喜悦的笑容,当你看到老牧民用自己虔诚的心将鱼儿放生,您也会不由自主地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体验打鱼的乐趣和对自然生灵的崇敬。当你体验到辛勤劳作而又富有收获的时候,晚上买来鲜活的鱼,在路边小店炖上一锅,品尝来自纯天然环境下的有机鱼,更是一番美味在心头。吃着鲜香美味的达里湖鱼,喝着醇香甘甜的马奶酒,听着悠扬动人的马头琴曲,真有一种身在他乡为故乡的感觉了。
漫步达里诺尔湖畔,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湖南岸的“碧海银滩”,风光秀丽,景色迷人,东临雄伟的曼陀山,南临广袤的浑善达克沙地。碧蓝的湖水,银色的沙滩,郁郁葱葱的柳灌林木,挺拔俊美的香蒲、芦苇,交相辉映,宛若人间仙境。乘船从北岸直达碧海银滩景区,沿途可领略达里诺尔湖的宽广;进入景区,既能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又能聆听鸟儿欢快的歌声,让人感受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好意境,是游人贴近自然,欣赏自然,陶冶情操的好去处。
曼陀山地处距经棚镇西南90公里的达里诺尔湖南岸,站在曼陀山上远眺:东面是水草丰美、坦荡如砥的贡格尔草原;南面是一望无际的浑善达克沙地;西面是一片碧绿的灌木丛林;北面是碧波荡漾的达里诺尔湖。
信步走进曼陀山西边的奇石观赏区,“曼陀大佛”、“海豹浴日”、“石瀑”、“金蟾欲跃”……等象形石,或坐或立、形态各异、惟妙惟肖。倘若住进曼陀山南面的旅游度假村,就能体现现代化和民族文化的完美交融,古朴的蒙古包会让您领略浓浓的民族风情。
夜幕低垂,当您围篝火尽情欢聚时,千万别忘了到北面去看看,那里还有高高耸立,风姿雄伟,犹如鲲鹏展翅翱翔苍穹的两组风能发电风机。此时,还会发现温柔恬静的达里诺尔湖在曼陀山北面正在向您敞开宽广的胸怀……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