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审旗:传统工艺催生产业之花
设计鼻烟壶壶肩
查玛舞面具制作完成
本报嘎鲁图讯 近年来,乌审旗高度重视传统工艺传承和发展,按照国家和自治区传统工艺振兴发展部署,积极探索民族手工艺等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路子,努力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和产业化发展。
为解决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个人工艺难题,提高产品品质、规范运行模式、培育非遗品牌,拓展营销市场,建立了乌审旗传统工艺工作站。2020年,该工作站被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自治区传统工艺工作站乌审旗分站”。2021年,为进一步振兴传统工艺行业,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发展战略,于5月至10月间,不间断地开展以鄂尔多斯服装服饰设计制作培训为主的技能提升系列培训活动,包括鄂尔多斯服饰、头饰、马海以及鼻烟壶、金银器、熟皮用具等制作技艺培训内容。同时,与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艺术学院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开展传统工艺创新设计和创意研发培训,利用旗传统工艺工作站平台,重点扶持和培育鄂尔多斯服饰及地方特色手工艺龙头企业,以发展各类文化业态为抓手,精心打造地域文化品牌,逐步实现文化产品生产加工、市场营销、品牌塑造协同发展的局面。
目前,该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涵盖9大类67项,普查线索310余种,收集实物600多件,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2项、自治区级19项、市级43项、旗级67项。先后申报非遗传统工艺项目27项,建立了旗传统工艺工作站和30余处基层非遗传习所,利用此平台,每年开展非遗交流培训30次以上,开展非遗进校园、进基层、进社区、进景区活动30次以上。
今后,该旗将以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培育一批懂文化、能创新、会经营的人才队伍,力争探索出一条传统工艺振兴发展的可借鉴之路。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