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滕头
赶到浙江省宁波市入住,第二天一早即赴奉化区滕头村。雨一直下,村口的三连廊桥翘角高啄,根根立柱与黛瓦颜色相近,浑然一体,气势恢弘。桥名叫“外婆桥”,唤起了我童年的美好记忆,顿然觉得很亲切。
雨滴滴答答从瓦片落到台阶,清脆的声响像一曲烟雨江南恋歌。落在河中的雨,泛起涟漪,缠绵不绝。放眼望去,两岸草木葱茏,竹影摇曳,紫薇盛开,木窗格下挂着的串串灯笼与水面上大黄鸭游船相映成趣。山峦云雾缭绕,若隐若现,如缥缈的轻纱,又如堆积的絮棉,不断飘动着,宛如一幅画卷。
吸着清爽的空气,思绪飞到儿时的乡村。那时每逢雨天,乡间土路一片泥泞,深一脚浅一脚出行。而眼前的雨,平添了情调,浓郁了韵味,诗意了乡村。
走进村史馆,图文并茂,滕头村的过往一目了然。不大的滕头村没有悠久的历史,却创造了历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流传着一首歌谣:“田勿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二百零,有囡不嫁滕头人。”短短几十年间,滕头从穷困到温饱、到小康、再到富裕,成为全球唯一入选上海世博会乡村,还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70多项国家级荣誉。在爱伊美、滕头园林和滕头控股三大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生活水平节节攀升,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万多元。
撑一把伞,行走在蒙蒙雨中。高高的仿古城墙上伸出几只龙头,口中吐出水柱,如一条条舞动的银链,颇有气势。穿过城门洞,进入美食街。雨在青石板上打着滚,泛出光亮。浙东民居风格的青砖墙面,一至两层,古色古香,错落有致。各式店招有木质也有塑料,有木桶状也有竹匾形,既古亦今,既乡土亦现代。眼前的一尊塑像,一男孩正在买糖葫芦,神态活泼可爱。回想起儿时的我跟随货郎担情景,不禁哑然失笑。
空气中弥漫着香气,汇聚了上百种宁波特色小吃和全国各地风味网红美食。奉化生煎包、台州手工面、宁海汤包,美味无法抵挡;三北豆酥糖、嘉兴长安宴球、山东章丘烤猪,诱惑着人们味蕾。我尤爱村民手工制作的酥饼、绿豆糕、年糕,当然都买了一些。
走进石窗园,照壁、院墙上镶嵌着各式石窗。这里收集了奉化地区明清时期“奉帮石匠”创作的大量精美作品,题材丰富。一扇扇石窗或用吉祥文字、或为几何形状,或山水日月、或梅兰竹菊,或人物动物、或传说掌故,无不古朴典雅,栩栩如生。我犹如徜徉在艺术的宝库,感受独特的历史风情和闲居高雅的乡居气息。
坐上小火车,在汽笛声中缓缓行驶。沿途的篱笆上挂满的豇豆、扁豆、丝瓜等,各种颜色花和果,散发出秋的风味。盆景园每一株盆景都经过精心修剪,似一件件艺术品在眼前晃过。满眼绿草如茵,林木茂盛,与联排别墅相连,村在景中,景在村中,人在画中。
漫步在长长的“将军廊”下,一幢幢别致的民宿映入眼帘,想来已成为城市人向往之地。据介绍,农创中心不仅有美食园、盆景区,还有民宿区、采摘基地、游乐设施,能提供300余个创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直接帮助1000多个农户增收,带动周边共同致富。
来到十二生肖广场上,一头健硕的牛正在埋头耕耘的塑像深深吸引了我,下边写有“一犁耕到头,创新永不休”红色大字。是啊,“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短短数十年间,滕头人发扬老黄牛精神,三任村书记,都是全国劳模。几百人的村,竟出现了十多位各级劳模。一溜五角星组成的“星光闪耀”长廊中,嵌有普通村民的照片和事迹,他们就像一颗颗闪烁的星星,使夜空更加璀璨。
雨淅淅沥沥,一番别样景致。我忽然想起村史馆场景,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为滕头村党委原书记傅企平颁发“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证书时,勉励滕头“常青树不容易,一定要继续走在前列。”习总书记的勉励时刻激励着滕头人不断前行。雨汇入剡江,奔流到浩瀚的东海。滕头在乡村振兴滚滚浪潮中发出熠熠光辉。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