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图书馆跻身“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15部馆藏典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来源:鄂尔多斯市图书馆  编辑:李美莹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06日10:55  

经过近四个月的公示和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10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经国务院批准的第六批752部《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六批23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鄂尔多斯市图书馆跻身“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15种古籍善本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鄂尔多斯市图书馆长期重视古籍文献的收藏和保护,现有古籍文献2万6千余册/件,其中善本3273册/件,以藏文、蒙古文等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文献为特色。

2018年3月,全国第六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工作启动,鄂尔多斯市图书馆积极开展申报工作,根据申报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整改,改善了古籍保管条件,完善了安全防护措施。2019年5月,鄂尔多斯市图书馆顺利通过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专家的评估、检查和复查,馆藏古籍数量、质量、古籍书库硬件条件均达到评估指标要求。


《金光明最胜王经》

由于《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具有严格的入选标准,名录的主要收录范围是1912年以前书写或印刷的,以中国古典装帧形式存在,具有重要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的珍贵古籍。因此,在所上报的33种古籍善本中,最终入选15种。元明清时期蒙古文古籍8种,分别是《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元)、《贤劫千佛名经》(明)、《妙法莲华经》(明)、《譬喻之海》(明)、《圣般若波罗蜜多八千颂》(明)、《五守护神大乘经五卷》(清)、《四部医典四卷》(清)、《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清);明清时期藏文古籍7种;分别是《菩提道次第广论》(明)、《诸品咒集》(明)、《白黑鲁本经》(清)、《玛尼全集》(清)、《般若波罗蜜多八千颂》(清)、《玛吉拉准传及觉派法类授记等》(清)、《医道训诫》(清)。

鄂尔多斯市图书馆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对于市图书馆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改善古籍保护条件,提高古籍保护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动作用。鄂尔多斯市馆将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全面推进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工作。


来源:鄂尔多斯市图书馆

[手机扫一扫]

首页底部 -鄂尔多斯新闻网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信息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