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助残” 点亮追梦人生
内蒙古掌印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正在复印、复模、装订。
“赶上了好时代,我们虽然听不见声音也说不出话,但是我还有利索的手脚,在市残联的帮助下,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家住伊金霍洛旗的杨建成、包海荣夫妇用笔写下了自己心中所想,时至今日,他们仍然不敢相信,靠印刷技术竟然养活了一家人。
在内蒙古掌印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里,包海荣算是一位老员工,2014年经过残联介绍来到这里工作。在这之前,她是在毛纺厂打工,工资少、感觉自己不合群,是她那时最大的困惑,“现在情况好转很多,从事自己比较擅长的工作,工资待遇也有所提升,找到了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写下自己想说的话后,包海荣脸上洋溢出幸福的微笑。
像包海荣一样得到工作的残疾人在内蒙古掌印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里还有26名,残疾人员工占比35%,他们分别从事10个不同种类的工作,相同的是他们都有了经济来源,对生活充满希望。
“我们通过专项资金支持残疾人就业基地发展,积极为残疾人搭建就业平台,通过定期的心理疏导课等帮助残疾人重建信心,鼓励企业招聘符合岗位需求的残疾人群体,安置残疾人就业,让残疾人生活有保障、有稳定收入来源、积极融入社会。”鄂尔多斯市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就业部主任王爱莲说。
与此同时,市残联还为残疾人提供创业资金,为残疾人的就业梦想插上“隐形翅膀”。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24岁的小伙子白鹏君出生于伊金霍洛旗札萨克镇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2岁时因病误诊造成肢体一级残疾,“我的父母照顾了我一辈子,我要自己开创一份事业,回报我的父母,创造自己的价值。”白鹏君用最朴实的话说出了心底的愿望。
2020年白鹏君开始经营洗涤用品加工厂,通过加盟品牌的方式自己购买洗衣液原料,用生产机器进行标准配比。在得知他的情况后,市残联立即为他提供了2万元创业资金,并安排工作人员为其进行相关检验手续代跑腿办理。
“一开始别人不认可我的产品,我就反复去上门沟通,为客户提供免费试用装,时间一长,客户觉得我的产品又便宜又好用,就从我这里开始进货。我不怕困难,我要向别人证明我能行。”阳光下,这个乐观的大男孩手里抱着一大箱产品正在挨家挨户推销。
“残联的工作做的很细心,为我们提供创业资金,也向我们解读相关政策,还派工作人员帮助我们办理手续,残联也很关心我们的日常生活,遇到困难第一时间就来帮助我们。”白鹏君的母亲动情地说。
让残疾人就业,是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保障。市残联把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加大残疾人就业政策支持力度,在全力扶持下,残疾人就业创业已具有一定规模,且步入稳健发展的良好轨道,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市残联还通过设立自强示范户项目鼓励残疾人就业创业,通过资金补贴,增强每个示范户齐头并进、互补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为下一步增收致富拓宽了道路,并带动更多的残疾人一起发家致富。
市残联为实现残疾人大学生稳定就业,经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从2021年度开始每年开发60个公益性岗位,帮助残疾大学生实现稳定就业,截至今年5月底,共有57名残疾大学生签订聘用合同实现就业,并举办残疾人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11场,累计有43名残疾人达成就业意向。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