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远鹏:扎根基层12载 三尺讲台守初心
“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对广大青年发出的号召,深深地印刻在准格尔旗第一中学教师董远鹏心中。2009年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到准格尔旗第一中学教书,在这所学校一扎就是12年。12年来,他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教师的坚定信念、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在准格尔旗第一中学高三年级教室内,一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正在进行,董远鹏站在三尺讲台上,正带领学生在浩瀚的文学海洋里遨游。由于平时涉猎的知识领域较多,所以,他的课堂除正常教学内容外,还融入了政治、经济、历史等领域的知识。每每上董老师的课,学生们都格外激动,因为从这里可以获取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在课堂上、在晚自习、在课余时间,董老师用丰富的知识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教我们提升思辨能力,相信这些对我们未来的发展都会有好处。”已读到高三的学生靳鑫宇说。谈起他的语文老师时,靳鑫宇一脸自豪,从高一一名懵懂无知的学生到现在时常去关注社会进步、祖国发展,去认真审视自己,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公民,这些都得益于董远鹏老师的影响。
12年的一线教育工作,让董远鹏深深地感受到身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理科班的语文老师,不仅仅是单纯的给学生传授知识,更多的是承担着育人的责任,所以他格外注重提升自身的知识修养。在他的办公桌上、家中,摆满了政治、经济、历史、哲学等各类书籍,每天他都要抽出大量时间读书,了解时事政治、社会热点,并将自己所了解到的东西及时拓展到课堂内容中。
谈到教师的育人任务时,董远鹏说,在上课的过程中仅仅教授应试的技巧是不够的,要正确引导学生,首先自己要对国家的政治、历史、经济、文化各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给学生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学习、考试。
身处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董远鹏深知课堂教学与时俱进的重要性,一直对计算机和摄影摄像感兴趣的他,充分利用互联网创新课堂形式。平时工作之余,他就在家自学微课制作,从视频拍摄、剪辑开始,他一点一点学习,将互联网上最新颖的内容融入到了教学中。
12年来,董远鹏教出的学生数不胜数,他们中有不少人先后考入中国海洋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国内知名院校,其中不少已大学毕业,他们或继续深造,或积极投身于建设祖国的事业之中。虽然身边与他一起来到准格尔旗第一中学任教的同事陆续离开,选择去更高的平台发展,但这丝毫没有撼动董远鹏扎根基层的决心。在他看来,基层学校更需要优秀教师扎得下、留得住,这里才是他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
董远鹏告诉记者,离开并不难,难的是留下。这么多年他教出了很多学生,他们远赴五湖四海,在新天地里大展拳脚。董远鹏一方面为他们的成就感到高兴,同时更为自己能够取得的这种成绩感到满意。
他说,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帮助更多的孩子去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