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党员杨文慧:“抠门”的检修工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都市版  编辑:李美莹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6日17:17  

夏日炎炎,热浪扑面。在东胜区罕台镇色连二矿综采准备队的检修车间里,杨文慧正专注地检修一台设备,为了不拖延工期,他忘记了午饭的时间,甚至连水也顾不上喝一口,厚厚的工作服已经被汗水湿透,他也浑然不知。本来设备里有几个损坏的零件需从厂家进购,但是在他的操作下,替换的零件已经从工具箱内拿出安在设备上,及时地让机器正常运行。“文慧经常从废弃设备里的把零件一个个卸下来,筛选可用的留下,以备不时之需,有时破的不能再破的设备被大家当垃圾扔掉以后,他又给捡回来。”工友说,他当属车间里最抠门的90后党员了。

2013年7月,23岁的杨文慧在内蒙古科技大学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第二年,他从综合机械化采煤专业毕业以后,怀揣着激情和梦想,从乌兰察布市只身一人来到了鄂尔多斯高原,在煤海中开启了职业生涯。初到煤矿,杨文慧被分配到了保供队,负责全矿供电安全。为了尽快适应岗位工作,掌握更多技能,他主动申请到井下变电所工作。由于色连二矿当时正处于基建时期,各项配套设施很不完善,且罐笼尚未建成,他每天与师傅徒步攀爬到四百米深处的井下变电所,在井下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面对各种移变、馈电开关,他一遍又一遍的询问着师傅设备操作方法和工作原理。同时,每天对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和设备进行“对话”,很快便掌握了变电所各设备的性能。

“能自己修的坚决自己修,能用旧配件的就不换新配件,省下来的就是赚到的!”这是杨文慧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他也正是这样做的。为了让每一分钱都用在确保设备质量上,他将班组替换下来的旧配件送到检修平台反复测试,调试分类让这些旧配件变成检修备品实现变废为宝。秉承着综采准备队“降成本增效益、能自修不外修、能胜任不推脱、能用旧不换新”的工作理念,被大家公认为最抠门的检修工。在他的带领下,先后对设备列车乳化泵、80泵、过滤站等设备逐一排查,维修了精密水过滤器、反渗透装置、高压反冲洗等设备,经过粗略估算,2020年共计为矿井节约外委维修费约360万元,材料费约210万元。

在安装12409E工作面时,杨文慧发现上个工作面拆除的运输机刮板仍可复用,为确保将具有复用价值的旧刮板一个不落的挑选出来,他亲自带头编制了筛选方案,通过层层筛选,并邀请厂家技术人员鉴定后,筛选出了可复用的旧刮板。据悉,12409E安装需要刮板500余块,其中有100余块是通过维修再复用的旧刮板,经核算,一个工作面节约费用约16万余元。

2019年5月,杨文慧发现工作面三机冷却水的回水经过排水泵直接排走,既浪费了大量水资源,且电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他通过不断观察计算,将冷却水回水回到喷雾泵箱,再由喷雾泵给煤机作为煤机喷雾井下使用,最终实现了三机冷却回水的再利用,不仅节约了用水量,还节省了工程费用,这项由杨文慧牵头完成的《综采工作面三机冷却水回水循环再利用》获西部煤电集团“五小”成果二等奖。

井上、井下的急、难、险、重工作,他经常主动请缨。“作为一名党员,我应该冲在前面。”杨文慧时常用这句话标榜自己。同时,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的初心与使命,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为煤矿节约成本近700万元,得到了矿方领导和工友们的一致认可,并先后获得西部煤电集团“优秀青监岗员”、“优秀共产党员”,色连二矿“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记者 曹谊)

[手机扫一扫]

首页底部 -鄂尔多斯新闻网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信息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