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网上追捕 一把好手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都市版  编辑:李美莹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2日09:51  

七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在东胜区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视频巡逻作战室里,因没有制冷设备,非常闷热,王斌揉了揉肿胀的眼睛,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水又继续盯紧屏幕,搜罗一切可疑的人物。“福尔摩斯,喝口水休息一会儿再工作吧。”同事关心的话语在他耳边响起。自6月下旬将一名潜逃了20年的犯罪嫌疑人抓获后,王斌紧接着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网上“追捕”工作。

2007年,王斌调入东胜区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巡逻中队当了一名巡警(辅警)。他非常热爱这份工作,只要有指令,就会不顾一切地寻找线索,直到抓获嫌犯为止,因为在工作上表现突出,2012年转为正式巡警,在此期间,共计抓获犯罪嫌疑人100余名。

2016年,他被调换到视频巡逻作战室工作。视频巡逻作战室是东胜区“智慧公安”建设的重要成果,利用视频与网络精准锁定,精细研判,快速破案。在这里工作的民警对电脑和网络都是相当熟悉的专业人员或接受能力强的年轻人。面对自己诸多的欠缺,王斌并没有感到沮丧和退缩,他认为掌握专业的研判技能是刻不容缓之事,便马上投入信息研判学习中,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整合各类资源系统,到相关业务部门学习实战技能,不断提升信息研判能力,为工作提供精准的技术支撑。

“看着大家熟练地操作电脑,坐在办公室便将犯罪嫌疑人一一锁定,心中很是羡慕,这是我从前没有过的体验。没事儿的时候,便试着在网上鼓捣鼓捣。虽然当时已四十多岁了,学起来很慢,但我没有放弃,相信通过努力,一定能够胜任这份工作。”王斌说,两个月下来,他对于网上的操作已能运用自如。

他把“认真”二字定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经常为了一个案子,将海量数据、图像信息进行反复查询、分析、比对,从而梳理出可以感知和迅速辨识的精准信息。研判案件时,他甚至连续工作二十几个小时,只为在海量数据中捕捉、提炼出一个精确制导的信息,为破案抽丝剥茧、拨云见日。

2016年5月底,王斌第一次通过公安网比对出网逃信息,他发现甘肃省网上追逃的售卖考试作弊器材嫌疑人员梁某在东胜区有活动轨迹。他立即与同事在嫌疑人活动范围进行摸排走访,很快便将在逃人员梁某成功抓获。这让他感到新奇与兴奋,这种利用科技手段精准打击的方式是他以前在巡逻中从未尝试过的。“经过一段时间研判经验的积累,我觉得现在的工作其实还是巡逻,只不过从实地巡逻变成网上巡逻。”为此,他还创造性地提出“巡逻追逃”法,就是每天将全国各地上网的在逃人员信息全部筛查一遍,从不间断,于是一些过境在逃人员纷纷落网。对那些隐藏较深的在逃人员,他便有针对性地对其亲友等相关人员信息进行筛查,果然一次又一次地将这些隐藏较深的“漏网之鱼”绳之以法。

今年6月24日,王斌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网上追逃的20年前命案在逃人员何某在鄂尔多斯有过活动轨迹,他立即展开侦查,通过实地走访,成功获取了何某的有效联系方式,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何某于6月25日一早到东胜区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投案自首。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王斌连续两年内抓获的第二名20年前命案犯罪嫌疑人。从事网上追逃工作五年来,累计抓获在逃嫌疑人130余人,多次被市公安局评为业务能手。

因为长时间观察屏幕,如今53岁的王斌眼力大不如从前,时常感觉眼睛干涩、发红、肿胀。但一工作起来,他又忘记了这些。“今年是建党100周年,绝对不能让违法分子破坏了社会治安,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关键时刻,为全体公安民警树立良好的榜样。”王斌说。(记者 曹谊

[手机扫一扫]

首页底部 -鄂尔多斯新闻网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信息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