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旗:以办实事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城市内涝得到有效治理,坑洼土路得到改造硬化,平房区实现了集中供暖,老旧小区用上了天然气,城市空地增划了停车位,偏远乡村群众住上了安居房、喝上了放心水……一件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事得到了解决,一场场生动的实践活动蓬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达拉特旗坚持把学习党史与推动工作、为民办实事结合起来,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走基层、察民情、解难题、办实事,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写下了“学史力行”的生动注脚。
以上率下 全面吹响“集结号”
实事能否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找准民生项目是关键。达拉特旗坚持开门纳谏听意见,通过公布专线电话、电子信箱等形式,共受理群众诉求30828件,已办结30650件,办结率达99.42%。同时,以“三问”活动为主基调,聚焦“五个着力”重点任务,深入调研找症结,集智攻关开“良方”,结合实际定承诺,持续推动任务落实、责任落实、进度落实。
以令率人,不若身先。全旗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树标立范、以身作则,对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并带队调研督导、躬身精准践行,有力推动了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市委要求落地落实。截至目前,全旗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共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三问”调研活动903场次,分领域征集意见建议3500余条,共确定重点民生实事项目824项。其中,党员县级领导领办57项,苏木镇、街道和旗直部门领导干部领办777项,已办结743项,办结率达90.2%。
在“头雁效应”的作用下,全旗广大党员干部的为民初心更坚定,纷纷立足行业实际和主责主业,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把百年党史的精神滋养转化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
多点开花 精准发力“幸福城”
民生答卷要有力度、有温度。为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的宜居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达拉特旗以贯穿全年的城乡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活动为载体,对全旗环境卫生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高质量的集中整治,使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置身于达拉特旗的城镇乡村,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公园道旁林木葱郁,村舍院落整齐划一,乡野田园静谧恬然,小河沟渠水清岸绿……每一个细微改变,都洋溢着文明的芬芳,映照着地方党委政府深厚的民生情怀。
发生改变的,不仅有人居环境,还有政务环境。为了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办事效率,努力让群众“少跑路”、信息“多跑路”,达拉特旗全面推行蒙速办“四办”事项全覆盖,扎实推进“一证(照)通”和“证照分离”改革,开设“综合一窗受理”系统,有力推动政务服务协同高效、惠企便民。
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体现在大环境的改变和提升上,更直接反馈在人民群众身边各类琐碎的急事、难事、愁事、盼事上。而在达拉特旗,急难愁盼事,件件都有了着落。
在城镇,恒星有机硅、默锐高端化学品、建能兴辉发泡陶瓷、中能智新分散式风电等32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达拉特旗第二中学、实验学校分校、综合福利中心相继建成;市民安全实训基地和图书馆全面投入使用;10个老旧小区持续改造升级;
5处4.1公里城区“断头路”全部打通;6.5万平方米街巷得到硬化;12万平方米平房区完成供热改造;困扰群众的“回迁难、入住难、办证难”问题逐步解决……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旧貌换新颜,幸福看得见。
在乡村,村组道路陆续修通;农村人口安全饮水相继达标;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人居环境焕然一新;乡村振兴学校、全日制大学办到了农牧民家门口;461户防贫济贫对象得到救助;2060名农牧民得到免费体检;50名脱贫人口被妥善安置在公益性岗位;132个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了10万元……“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让农牧业有了奔头、农牧区有了看头、农牧民尝到了甜头。
一桩桩民生实事的解决、一项项暖心举措的落实,既彰显了达拉特旗为群众办实事的决心和力度,也让党史学习教育充满了温度。
久久为功 持续树立“风向标”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枚党徽就是一份责任。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全旗广大共产党员亮身份、树形象、践承诺,以枝叶总关情的民本情怀和实干拼搏的毅力韧劲,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他们或身穿“红马甲”,走街串巷清理垃圾杂草;或进居入户访民情、解民忧、送温暖;或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传授技术作指导;或无私奉献、捐款捐物,扶困助残;或主动请缨、值班值守,为疫情防控构筑坚实屏障……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达拉特旗全面推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六个一”工作机制,为12402名党员挂牌亮户,农村牧区3901名党员常态化联系群众近4万户,累计办实事9000余件;城市社区深化“双吹哨双报到”机制,5332名党员到社区认领服务项目900多个。此外,深入开展“我帮你”志愿服务活动,新建改扩建嘎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52处,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站)实现了全域覆盖。同时,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385个,设置党员先锋岗565个,划分党员责任区2317个。
为民办实事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新征程上,达拉特旗将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确保高质量兑现惠民承诺,推动民生服务工作提质效、利长远、上水平。
(王春燕 杨文学)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