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庙镇:从“靠天吃饭”到“财源滚滚来”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编辑:许燕梅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06日10:20   记者:媛芸

六畜兴旺人欢笑,这是一幅和谐而美好的“草原画卷”。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根据嘎查村、社区的资源禀赋和立地条件,确立了在硬梁区发展生态畜牧业、在工矿区发展三产服务业、在农牧业优势发展区发展高效农业、全域发展乡村旅游业的“三区四带”总体发展思路,引领广大农牧民走上致富小康路。

党支部架桥谋发展

位于硬梁区的乌提嘎查有大面积的藏锦鸡自然生态保护区,大部分牧民草场都划分为了限制开发区。乌提嘎查立足自身资源条件,推行“支部+集体经济+养殖大户+农牧户”短期育肥羊养殖模式,全面推广自繁自育短期育肥圈养,既保护了生态,又发展了生产。“过去我在外面工地打工赚钱,后来响应政府号召,干起了短期育肥,政府给我送技术,送养殖大棚,现在年收入达20万元,短期育肥羊养殖模式对我们农牧民来说非常有利的。”乌提嘎查短期育肥农牧民季旭红说。现如今的乌提嘎查,已经见不着等着政府送小康的农牧民了,大家都有活干、有钱赚、有车开、有新房住。

服务升级促增收

位于工矿区的八一村,依托特殊企业发展资源,探索建立了“村集体+驻地企业+农牧民”的发展新模式,积极发展三产服务业,充分激发了农牧户内生动力。辣椒、西瓜、玉米,八一村的特色农副产品很多,由于农牧民种植的农产品无法得到及时的保鲜、冷藏,导致销售受阻,为打破这一发展瓶颈,建成了农畜产品收储交易中心。该农畜产品收储交易中心占地总面积6333平方米,冷藏仓储能力达5000立方米,可为周边农牧民和全国各地客商提供物美价廉的农畜产品分拣包装、精深加工冷藏保鲜、收购交易等服务。上海庙镇八一村农畜产品收储交易中心董事长朱虎平说:“我们建这个收储交易中心就是想把周边所有的农副产品集中收集在这里,进行打包、冷链和储存。

实干兴邦拔穷根

为实现农牧业优化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上海庙镇让位于农牧业优化开发区的上海庙社区发挥区位优势和气候条件,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原则,建立“支部+合作社+农牧民”链条式发展模式,引导农牧民发展高效特色种养殖业,走上致富新路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和“愿学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上海庙社区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会。2020年10月,特邀宏野农牧业科技服务团讲师熊春华针对玉米、土豆、辣椒等适宜本地种植的农作物进行种植技术培训。课后,学员们表示,新理念、新方法很实用,愿意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去,期待科技带来更多财富。不仅要为农牧民武装头脑还要为老乡填鼓腰包,合作社当起了“推销员”,合作社整合农牧民的产品,吸引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进行农产品交易,为当地农户和外地客商搭建起了互利互易的农产品销售平台。社区每年通过合作社销售西瓜2万吨、青储10万余吨、玉米3万吨、辣叔1000吨,解决了当地农产品销售难、价格低的问题。如今,农牧业优化开发区的新型农牧民不再靠天等丰收,而是用智慧与勤劳浇灌希望的田野。

上海庙镇党员干部群众正循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线图稳步前进,一幅自然资源富集、产业实力雄厚、民族文化支撑有力的“芬芳马兰花·聚业上海庙”画卷正在展开,以“人民为中心”的道路越走越宽……

[手机扫一扫]

首页底部 -鄂尔多斯新闻网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信息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